2016年10月21日上午, 北京市教委李奕副主任、市教委人事处党支部人事处处长杨江林和北京市教委基教一处处长张凤华一行到中国农机院北京农机试验站参观学农实践课程,研讨学农工作。北京农机试验站杨瑞学站长、东直门中学袁全党总支书记陪同参观研讨。
李奕主任驻足观看学生作品 -- 微景观制作
李奕同志一行首先到学生公寓查看学生住宿及相关管理工作,随后走进基地参观了《走进现代农业--观摩大型喷灌机、无人机施肥、无人驾驶拖拉机》、《小麦脱粒碾子磨面》、《石磨豆腐》《面点制作》《包粽子》《纺线织布》《老物件展示》《阳早寒春故居》等学农教育课程授课情况,对试验站的实训条件及教学设施配备给予高度认可。
由于天气原因,今天北京下雨,试验站上下联动启动应急机制,遇到雾霾天、下雨天等不利学生上课的外部因素,及时调整上课课程,全员活动不出室、不离站。确保师生安全完成教学实践程序。
参观麦子脱粒
作物收获课堂
在随后的座谈会上,杨瑞学同志代表试验站对李奕同志一行表示欢迎,感谢市教委和各学校对试验站工作的支持,表示试验站将学农教育视为光荣而艰巨的政治任务来承担,也是今后重要的工作组成部分,是试验站3+1的职能转变。试验站在2015年底提出了争创“学农教育的旗舰基地”的目标,2016年初又在组织体系、课程体系方面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和完善。从劳动和教育相结合、传统和现代相结合,农业和生活相结合、学习和娱乐相结合,融入农林牧副渔5个板块统筹安排并设计课程,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全方位地认识农业、体验农业,通过劳动教育培养学生劳动兴趣、磨练意志品质、激发创造力,学会珍惜、领悟感恩、懂得孝顺,提高学生劳动素养,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劳动态度,建立“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要靠劳动创造”的信念。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关注学生学习体验、动手实践及创新意识的培养,突出实践育人的价值,关注学生的生命质量和价值。最终达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益美、以劳创新的目的。
东直门中学党总支书记袁全同志谈了此次参加活动的体会和感受,一致表示,学农教育活动项目的设计结合了初二年级学生的学习生活状态,课程内容实用,无论是对学生还是教师都是一次很好的体验和锻炼。
石磨豆腐课李主任与学生互动《力臂和力矩在磨盘上怎么应用》
学生主动与大家分享劳动成果
包粽子课堂
李奕主任和学生一起交流织布的技艺和感想
参观老物件展厅
微景观课堂
市教委人事处处长杨江林指出:北京市大城市的孩子如果有一周的时间去实践去了解农事教育,这个事情非常重要。市教委基教一处处长张凤华对试验站学农课程做出高度评价,她指出:每次来试验站都有不同收获和感动,北京学农教育是这次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学农最重要的收获者是学生,是教育改革实践育人的一个很好的载体。希望在未来农机试验站把学农教育做的更好,准备承接更重的任务。
领导们在庆祝中国农机院建院60周年拱门前合影
参观阳早寒春故居
参观试验站奶牛场
最后,北京市教委李奕副主任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四点:
一、更多的以市场机制来决定资源配置。“两学一做”关键在做,我们要做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独立创新能力和探究精神,我们基础教育的真正市场是在学生身上。
二、全面贯彻总书记的四个“领路人”领航科教兴国战略,要求老师要成为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要求老师要传递社会正能量,要引导学生向老师、向同学、向社会学习,敢于面对各种困难和挫折,自觉培养不畏艰难、顽强奋进的意志品质,培养老师和校长的资源观和环境观为学生提供教学,让老师们能够跨出系统之外,借助科学开放性教学为载体来进行拓展,让老师主动进行学习。农机试验站要搭建起师训平台及其他资源的借用机制。
三、扩大普惠和建立体系在来年是当务之急,目前“全面实现小康”的过程当中“全面”更重要。教育领域的均衡和公平是第一位,要市、区、校三级联动,尽快推出自己的学农评价体系和管理制度。“小康”要有质量的“小康”,服务和资源环境的整合,打造一支有思想意识的队伍。把学科教学三结合,实现2次转变和跨学科看学生的回头率,增值课程设计,逐渐形成成熟的科学评价体系。
四、资源供给与环境服务的匹配,构建核心的价值理念,学生们的成长是无限的,让学生们想要深入了解,使学生们持续的爱好与学习农业科学知识。把学农活动与学科教研考试联动。孩子们未来的发展,身心上得到的愉悦正是阳早寒春两位老人身上留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守护好这一块土地,培养好祖国的未来。
试验站的学农教育活动得到了社会上方方面面的好评,尤其是得到学生、家长的反馈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感谢农机试验站勇于担当央企社会责任,向社会开放优质教育资源,这也是教育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体现。希望在下一步市教委建立学农课程体系及综合评价体系的过程中基地能够提供第一手资料和宝贵的意见。
最后,杨瑞学站长表态:播种、养育、授道,在试验站这片希望的田野,我们一定不辱使命、不负众望,让这里的绿色能够在孩子们的双眼和心灵中播撒,然后深耕到更多更广阔的天地中。利用我们的教育实践资源来对我们的下一代进行实践式、互动式、投入式的教育,让他们把我们的这份梦想像不灭的星火一路传承下去。